1994年7月8号那天,对朝鲜来说,真的是个特别难过的日子。
这天,平壤的大街小巷里,广播突然间没了平常的声音,播音的人声音带着抖,告诉大家金日成已经离开了。
这消息来得太突然,简直就像天上打了个响雷,不光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,还拉开了朝鲜经济全面垮塌的大幕。
【一、曾经的辉煌】
要是时光能回到几十年前,朝鲜的样子和现在那可真是大不一样。那时候的朝鲜,跟现在比起来,变化可太大了。
二战打完了,全球局势大变样,朝鲜半岛被美苏两国按北纬38度线划分,一边一个,就这么分成了朝鲜和韩国。
没过多久,朝鲜战争就打响了,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开始明争暗斗,朝鲜一下子变成了冷战的最前线,就像是个大战场一样。
苏联为了跟美国较劲,决定帮朝鲜一把,于是全面支援起朝鲜来。
有了苏联的大力帮助,朝鲜的经济迎来了快速增长。
朝鲜在1954年到1963年期间,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达到了34.8%。而从1953年到1963年这整整十年里,他们的经济平均每年都能涨25%,这可真是厉害,让朝鲜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大放异彩,成了大家眼中的“明星国家”。
到了1975年那会儿,朝鲜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这个坎儿,可韩国呢,才只有597美元。这么一比,朝鲜的经济实力明显就比韩国强出一大截。
朝鲜在苏联的支援下,打造出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架构,建起了不少大型国有企业。例如水丰水电站,它的总装机容量高达63万千瓦。还有兴南化肥厂、成金钢铁厂这些大厂,都成了朝鲜经济的顶梁柱。
到了70年代快结束的时候,朝鲜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。那时候,95%的水稻种植和80%的收割工作都靠机器来干,农田灌溉系统也都装上了现代化设施。这样一来,粮食产量就一个劲儿地往上涨。
1984年那会儿,朝鲜粮食的年产量嗖嗖地涨到了1000万吨以上,不光自己能管够,还多出来不少能拿去卖给其他国家呢。
1964年的时候,朝鲜作为观察员国,加入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个大家庭。这样一来,他们就有了稳定的国际市场和贸易路子。他们出口煤炭、钢铁、有色金属这些原材料,然后又从苏联这些国家进口石油和高科技设备。这样一来一回,就形成了一个挺好的贸易圈,互相帮助,共同发展。
那会儿,朝鲜在搞基础建设这块儿也挺给力,到了60年代末,全国就都用上电了。公路、铁路这些交通路子也是越修越好,给工业品、农产品的运输带来了老鼻子的方便。
那时候的朝鲜,真的是风光一时无两。经济上大放异彩,成绩斐然,让人刮目相看。说到社会福利,也是做得相当不错,推行了医疗和教育全免费的政策。这样一来,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是直线上升,幸福感爆棚。许多国家看着都眼红,心里头那个羡慕啊,别提了。
但话说回来,在这个看似美好的黄金时期里,其实藏着不少要命的错误决定。
【二、早就埋下的祸根】
在金日成领导的时候,他把国家预算的大头,足足83%,都砸进了军事工业里。
这个决定确实让朝鲜的军事上强了不少,但可苦了其他要发展的地方,资源都被大大压缩了。
大把的钱都砸在了军事建设上,结果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步伐被拖慢了。
另外,金日成还干了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,他拿出四分之一的外汇去买了瑞士手表,接着就把这些表送给了工人代表。
这种做法严重消耗了咱们大量的外汇,而且也没能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啥真真切切的助力。
1972年,朝鲜正式把“主体思想”写进了宪法里头,这事儿算是朝鲜经济发展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。
“自主发展理念”着重指出,朝鲜在政治决策、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等多个层面都坚持自己走的路,这对保障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。
不过,要是从经济成长的角度瞅,“主体思想”被加进去,那就说明朝鲜把搞市场经济改革那最后一把机会给放弃了。
那时候,全球不少国家都通过市场经济改革让经济飞速发展,可朝鲜却走了不一样的路,坚持搞计划经济。这么做,其实也给以后的经济困难悄悄铺了路。
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那会儿,有两件国际上的大事儿,对朝鲜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1983年,在仰光发生的那起大爆炸,可以说是朝鲜和西方关系变了个大样。
那时候,朝鲜的特工人员把韩国的一个访问团队给炸了,这事儿让西方国家特别恼火。
接着,西方国家开始对朝鲜采取一整套的经济封锁手段。
这让朝鲜原本就靠外部市场支撑的经济遭到了重创,不少对外贸易的路子被堵死,经济发展碰到了大麻烦。
朝鲜为了让国家能继续运行,没办法只能找中国跟苏联借钱过日子。
到了1989年,朝鲜欠的外债已经飙升到69亿美元,这对经济规模不算大的朝鲜来说,真的是个非常沉重的包袱。
1986年那会儿,切尔诺贝利发生的核事故,对朝鲜经济打击可不小,影响深远得很。
朝鲜发生核事故后,苏联这个朝鲜的大帮手,没办法只能减少对朝鲜的原油供应了。
原油对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来说很关键,一旦原油供应变少,朝鲜全国的化肥厂就都得停产了。
化肥厂一停,农业生产遭了大罪,粮食收成直接少了三成。
这不但让朝鲜国内的粮食问题更加严重,而且给整个国家的经济安稳带来了很大的风险。
不过,朝鲜经济还没怎么恢复,1991年苏联就垮台了,这对朝鲜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。
苏联垮台后,朝鲜就没了它之前最大的帮手和买卖搭档。
朝鲜以前靠着苏联提供的便宜石油、高科技产品和稳定的市场来发展经济。但苏联一散伙,这些外来的帮手就全没了。结果,好多工厂因为缺油少料停了工,设备老旧也换不上新的。慢慢地,朝鲜的工业系统就垮了下来。
1994年,朝鲜为了解决经济上的难题,跟美国商量后签了个《框架协议》。
按照这份约定,朝鲜方面答应暂停核项目,来得到美国那边的重油等支持。
不过,朝鲜私下里搞起了铀浓缩活动,这事儿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,也让朝鲜和美国的关系又绷紧了。
从1995年到1998年这几年,朝鲜碰上了一个特别难熬的阶段,大家都叫它“苦难时期”。
那时候,因为粮食不够吃、经济也不景气,发生了场大饥荒,结果大约有 240 万人丢掉了性命。
在这个不容易的时候,朝鲜的军队动手搞起了矿山、渔场这些行业,想靠这些法子减轻经济上的重担。不过,这些做法终究没能彻底扭转朝鲜的经济困境。
【三、恶性循环的形成】
金正日上台掌权后,碰到苏联垮了,国际形势也变得很糟糕。为了应对这些难题,朝鲜搞起了“先军政治”。说白了,就是先把军事放第一位,把大堆资源都往军队上砸,确保国家能稳住脚跟,安全无虞。
这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本该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提升的资源。有人算过,朝鲜的军费在国家预算里头,一直都占了 20% 以上,这样一来,能分给基础设施、教育、医疗还有经济发展的钱就明显少了。
说到基础建设,朝鲜那边因为缺钱,交通啊、通信这些设施都挺落后的。这样一来,老百姓生活不方便,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拖累。
在教育和看病这方面,朝鲜是不用花钱的,上学和治病都免费。不过呢,因为东西不多,所以教育和医疗要往上提高,也挺不容易的。
到了2002年,朝鲜声称要把研发核武器当成头等大事,这个决定算是把改革开放的大门给关死了,也让朝鲜在国际上更加没朋友了。
研发核武器得花大堆钱和资源,这让朝鲜的经济压力山大。而且,国际上对朝鲜的制裁越来越狠,直接把朝鲜的经济发展空间给挤得没剩多少了。
到了21世纪,朝鲜那边的核问题还是让全世界都盯着呢。
2006年的时候,朝鲜头一回试了核武器,这事儿可大了,它直接违背了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的规定,让全世界都炸开了锅,纷纷出来指责。
联合国安理会马上采取了行动,一连串的制裁决定出炉,这里面第1718号决定是最重要的。
这个决定不让任何国家给朝鲜提供能增强他们军队战斗力的东西,吃的、石油、高科技玩意儿等等,反正就是经济发展需要的方方面面都包括了。
后来,制裁越来越狠,不光金融、贸易遭殃,就连技术交流等方面也都被盯上了,朝鲜的发展路子是越走越窄了。
这次惩罚让朝鲜经济遭到了重创。
说到对外贸易,朝鲜那边出口遇到了麻烦,进口也是问题一堆。
朝鲜主要靠出口矿产和农产品赚钱,但因为遭到制裁,这些东西很难卖到国外去,导致外汇收入大大缩水。
在进口这块儿,石油啊、高端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这些玩意儿都被卡得死死的,不让多进。结果呢,好多工厂因为没有足够的能源和做东西的材料,只能干巴巴地停着,工业生产整个儿就慢了下来,动不了了。
根据数据,制裁开始后的几年时间里,朝鲜的对外贸易数量猛地减少了很多,经济发展速度也大幅度变慢,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明显艰难多了。
说到钱这事儿,国际上的制裁让朝鲜很难拉到外面的投资和贷款,就连国内的钱也不容易流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地方去。
很多全球金融组织给朝鲜设了限制,导致朝鲜的银行很难跟国际金融市场对上话。这样一来,朝鲜的企业在国际上借钱就变得特别难,没办法搞技术更新,也扩不了生产规模。
技术和专业人才上,制裁让朝鲜跟国际社会的来往变少了,没法引进尖端的科技,而且专业人才跑了很多。
朝鲜的科研单位在参与国际联合项目上碰壁,技术慢慢被国际尖端水平甩在身后。同时,国内不少有才华的人才,因为看不到在国内的发展前景,纷纷选择到国外寻求机会,这样一来,朝鲜的发展动力又被削弱了不少。
有这么一组数据,挺能反映情况的:
根据一些数据,2022年朝鲜的发电能力也就跟咱们中国深圳龙岗区差不多。那边的铁路,跑起来大部分时候时速都不到30公里。
这些数字显示出,朝鲜在基础建设和能源供给上存在很大的问题。
另外,有消息说,平壤的科研人员居然还在靠Windows 98系统来模拟核实验,这事儿从侧面说明了朝鲜在科技这块儿真是挺落后的。
经济情况不好,朝鲜的外汇收入主要靠的是在海外的打工者和一些网络技术人才。
海外务工人员会选择到国外打工,以此来给家里寄回外汇。但黑客行为可就不一样了,它走的是非法路子,虽说也能捞到点外汇,可这样一来,朝鲜在国际上的脸面可就挂不住了,形象大受影响。
【结语:】
站在大同江边,远远看着那座主体思想塔,这塔是用70吨重的青铜做出来的纪念碑。它就像个历史的见证者,看着朝鲜从繁盛到慢慢变化的过程。
朝鲜采取了与世隔绝的策略来维护他们所称的“自主性”,但没想到,这种策略到头来却像是个自设的牢笼,把自己给困住了。
说起朝鲜半岛这百年来的变迁,你瞧,国家命运的转折,好多都是从那些号称“绝顶聪明选择”的关键时刻开始的。
现在,朝鲜在经济发展上碰到了大难题,以后的路还很长且不好走,但这不代表朝鲜就没办法扭转局面。
从外交角度看,朝鲜能跟友好国家多加强合作。说到内部政策,朝鲜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,可以把经济改革做得更深入。而且,朝鲜也可以把市场开放得更大,吸引更多外国人来投资,更好地跟国际市场对接上。
朝鲜能否重振昔日雄风,关键就看金正恩怎么决策了!
广瑞网配资-配资杠杆平台-配资开户公司-实盘交易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